|
在医学影像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内窥镜技术作为医生的“第三只眼”,在疾病的初期发现以及精准治疗方面,展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5月27日,奥林巴斯公司传来喜讯,其EZ1500系列内窥镜,凭借创新的扩展景深(EDOF)技术,成功赢得了美国FDA的认证。这一突破标志着内窥镜成像技术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奥林巴斯创新技术
奥林巴斯的EDOF技术通过光线分束实现景深扩展,提升内窥镜成像质量。奥林巴斯最新研发的EDOF扩展景深技术,在内窥镜成像领域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该技术通过巧妙运用两个棱镜,将进入镜头的光线精准分为两束,分别对近处和远处的图像进行聚焦,这两束光线最终在图像传感器上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幅景深广阔、清晰细腻的图像。 
在成像技术方面,EDOF™技术相较于传统内窥镜展现出了卓越的图像清晰度和细节捕捉能力。特别是在对胃肠道黏膜的观察中,该技术能清晰呈现整个病变区域,显著提升病变检出率。与奥林巴斯上一代内窥镜相比,EDOF™技术提供了更优的可视性和更少的模糊。 
❒ EVIS X1™系统的优势
EVIS X1系统结合TXI、RDI、NBI等多种技术,提升内窥镜检查效率与诊断准确性。EVIS X1™系统作为一款高度先进的医疗成像系统,融合了众多创新技术,旨在增强对胃肠疾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能力。除了最新的景深扩展技术外,该系统还提供了多种先进的成像模式。 
TXI技术提高腺瘤检出率,降低癌变风险,实现更精准的病变检测。通过增强图像的色彩和纹理,该技术显著提高了病变和息肉的可见度,其最新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可提升腺瘤检出率(ADR)达13.6%。 
RDI提高血管可视性,NBI增强黏膜观察,两者均为早期癌检测提供支持。通过红双色成像,RDI技术有效增强了深层血管和出血点的可视性。同时间窄带成像(NBI)通过特定蓝绿色波长的应用,增强了黏膜和血管模式的视觉观察。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内窥镜检查从单一的“观察工具”转变为高效的“辅助诊断平台”。 

❒ 内窥镜行业的发展
国产内窥镜市场竞争激烈,逐渐打破外资品牌垄断,市场占有率提升。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格局也在逐渐变化。目前,日企在电子内镜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业正在逐渐崛起,对市场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自2015年奥林巴斯复用型内窥镜卫生隐患事件曝光后,国内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迎来了迅速增长。 
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动内窥镜行业向全链条医疗平台转型。许多国内企业如欧菲光通过跨界创新,推出了一款直径仅5mm的一次性内窥镜模组,其成本相较于进口产品有了显著降低。行业间的竞争将愈发聚焦于技术融合、成本控制以及本土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展望未来,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如光学模组、图像处理芯片等领域的突破,以及对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正逐渐让他们从“替代者”的角色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