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回复: 0

内窥镜龙头怎么了? 高瓴、易方达等近300家机构蜂拥调研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63

主题

0

回帖

21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18
发表于 2025-8-14 1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44d88a08b6e2ab48bf0434146095b31.jpg
其中在软镜市场,国产品牌开立、澳华分别占据4.9%、2.0%的市场份额。

bc0ebc03f7ffe956f15aaa642c031317.jpg
在硬镜市场,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分别以44.2%、16.4%、4.4%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国产品牌在剩余23.4%的市场份额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9781fbf054bf26a25615686b43e434b4.jpg
国产品牌营销逐渐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通过更高的性价比优势,在招标中逐渐获得更多的标的,拉开国产替代的大幕。 其次,从内窥镜进出口金额来看,2015年前内镜进口金额是出口金额的10倍左右,2015年开始差额逐渐缩小,2017年进口与出口金额比值下降到7,从侧面证明进口替代成效已显现。 2006-2019年中国医用内窥镜进出口金额(单位:亿美元)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前瞻产业研究院 除了天然的性价比优势,国产品牌产品创新加速,部分国产内镜品牌产品质量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并开始进入中高端市场,填补国内空白。
  • 开立医疗超声内镜EG-UR5是国内首个获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产品,是继奥林巴斯、富士与宾得日本三大内镜厂商之后的全球第四家掌握超声内镜关键技术的医疗器械企业。
  • 英美达医疗“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是国内第一家获批的微型化高频超声小探头产品,同时也是继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后的全球第三家,其微型化高频超声探头频率超过20MHz,填补了我国微型化探头超声内镜的空白。


目前内窥镜正朝着小型化、多功能、高像质方向发展,除了超声内镜,一次性内窥镜、胶囊内窥镜也是国产品牌关注度比较高的研发方向。 其中一次性内窥镜解决医用内窥镜使用中交叉感染的临床痛点,引领内窥镜向“专用化”发展。在这个新兴领域,进口不占明显优势,奥林巴斯上市的一次性支气管镜产品也是代理的国产品牌产品。目前国产企业在这个领域布局的企业已有13家,包括南微医学、珠海普生、广州瑞派、新光维等。 随着微创手术加速发展,以及国产政策支持下,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南微医学等优秀国产企业迎来机会。加之机构调研热度攀升,内窥镜赛道成为重点挖掘方向,国产化进程或将有加速推进的趋势。当然在崛起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自研实力,才能在更多“卡脖子”领域突破进口垄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内窥镜技术论坛

GMT+8, 2025-8-30 15:21 , Processed in 0.2072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